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夏津新闻网 > 经济新闻 > 正文

夏津县棉纺织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见闻

    当前,在面对订单锐减、用工成本上升、棉花价格外低内高、配额限制、融资难等问题,众多涉棉企业如何发展?是继续“顶风冒雪”前行,还是“另辟蹊径”?我县一些纺织企业的做法、经验值得借鉴。
船小好调头
    “谁不想转型呀? ”9月25日,顺天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文星道出纺织人的心声。“穷则变,变则通,只不过我转型行业跨度大,现在就有了效益。 ” 原来,田文星曾经开办恒顺纺织厂,伴随纺织企业危机紧逼,恒顺也身陷困境。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该县引导田文星大胆走出去,带个好头。去年田文星引进新型电机项目,借鉴哈工大先进技术,结合自主研发,仅一年就拿下3项专利,成为全国第4家同类产品企业。今年4月,在石家庄举办的全国电动车节能比赛中,“风伯”电机夺冠称雄。“比赛时,用同样的电动轿车,换上咱的电机,能跑170公里,比其他的多跑50公里。 ”谈起自己的产品,田文星总有说不完的话。“风伯”电机已通过了IS0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国家3C认证。年可生产驱动电机10万台,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3000万元。
    龙头高昂走高端
    经过认真的市场调查和前景分析,德州恒华纺织有限公司立足自己的研发优势,将低支纱改高支纱、高支纱改精梳纱、纯棉纱改混纺纱,向高端产品要效益。
    目前该公司生产的天丝、莫代尔等新型纤维每吨售价十几万元,而普通棉纱售价每吨在3万元左右,在棉纺织市场普遍低迷的形势下,该公司销售收入不减反增,从产能扩张转向价值增长,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恒华纺织公司达到了10万纱锭的规模。“只有打出自己的品牌,才能让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中被识别和购买,实现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的转变,以此打造整个县域经济的招牌,带来更大的整体联动效益。 ”恒华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范书贞说。
    多条腿趟出创新路
    9月27日,在锦丹保持器研发中心,4名技术人员正在测试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大型轴承保持器,填补了国内空白。“我们不断研究市场动态,一手抓纺织,一手抓机械制造,坚持多条腿走路,最大程度防范市场风险。 ”谈起企业的研发,该公司董事长韩聿贞很骄傲。
    锦丹保持器公司实施专利带动战略,大搞科技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先后获得专利6项,并将专利技术及时应用于生产,促进了转化。现拥有年产500万套的生产能力,品种达178个,与全国60多家轴承企业形成了稳定的供货关系。(王尧 李红颖)

(作者: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