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夏津新闻网 > 经济新闻 > 正文

宋楼镇:合作社里的“多元共赢”

“近年来,村党支部以发展蔬菜种植、带领群众致富作为切入点,建立“党支部+合作社”模式,推进了农村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群众增收互促共进。2012年,全村仅蔬菜一项就实现增收400万元,户均1.2万元”,宋楼镇时庙村党支部书记常德军向记者介绍到。
    宋楼镇时庙村是一个传统农业村,虽有蔬菜种植传统,但零散种植、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的落后状况严重阻碍了该村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找到一条既强村、又富民的好路子,时庙村村党支部书记常德军没少跑了腿。经过多方探求、不断尝试,终于建立了“党支部+合作社”的农民增收新模式。
    主动引导靠前服务,引导农民走上致富路
    面对群众增收难、发展经济和管理党员不对接、党员“有心无力”的困境,常德军决定立足党员基础较好和蔬菜种植的优势,实行党支部牵头领办创办合作社,把群众组织起来种植大棚蔬菜。村支部成员分头做工作,帮着算账对比、解疑释惑,一步步打消种植户的顾虑和质疑。终于在2009年12月,常德军等3名村干部发起,带动15个党员户、6个普通农户成立了时庙村第一个合作社——德军蔬菜专业合作社,当年每个大棚比普通种植户多收入3000元。今年3月 日,时庙村支部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本着“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原则,组建了囊括76户、覆盖全村四分之一村民的“时庙果蔬专业合作社”。新启动的合作社规模进一步扩大,拥有占地86亩的105个大棚,占地580亩的菜椒生产基地和占地53亩的果树园,辐射周边7个村。
    把党旗插在合作社,建起促农增收新模式
    经过几年的摸索,时庙村逐步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的蔬菜种植新模式,使村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站到经济发展的第一线,通过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不仅加强了党对农村工作的有效领导,也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进一步增强。一是高度协调,推动合作社发展。群众建棚资金不足,合作社就积极争取金融部门支持,为社员协调贷款220多万元;群众缺乏种植技术,合作社就聘请技术员驻村指导,集中收听收看专家讲座、开设农家书屋等方式,提高社员的种植水平。二是规范管理,促进合作社高效运作。实行统一供种、供肥、供药、指导、销售的“五统一”模式,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联系采购商集中采购,使群众不出村就能卖个好价钱。同时,逐步探索订单农业、网上销售等现代化农产品营销方式,通过现代化推动效益化。三是切实为群众着想,着实增加群众收益。社员无需缴纳现金,只需打一张白条,便可领到当季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等到瓜果蔬菜卖出后,凭单据到合作社销账,极大缓解了种植户的资金压力。结合创先争优,为每名党员设岗定责,带领社员探索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组织20名党员技术骨干与社员结对互助、牵手致富,累计为社员提供担保贷款60多万元,联系致富信息118条。
    发挥联动效应,实现“有钱办事”
    刚刚成立的合作社,随着产业链条不断扩大、合作社的做大变强,也增加了集体收入。通过整合村地边角,扩大种植面积,从中得到的收益按比例纳入村级集体经济管理,用来改善村居村貌和提升群众生活水平,村级工作运转也有了可靠保障。结合这一部分资金,合作社先后投入80多万元,安装变压器、疏通沟渠、规范蔬菜基地路网,改善了生产条件和村容村貌;新建15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和80平方米的图书室,党支部和合作社一体化办公服务,真正实现了“有钱办事”。
    时庙村“党支部+合作社”的种植模式,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生产、指导经营、优化产销,推动了基层组织、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的“多元共赢”,实现了农村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 (刘学才 潘辉强 士祥 田安东)

(作者: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