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夏津新闻网 > 社会生活 > 正文

李德华:一杆秤挑起两个产业

    驻村一个月来,几乎每天都和社区李书记接触,他朴实、开朗的性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经常在一起走访、一起开展社区的一些日常工作,但是对他传奇式的经历,还是和文书的一次闲聊中得知,文书说是他用一杆秤挑起了两个大产业。
    朴实憨厚,极具经济头脑。李德华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生活的艰辛,让他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为了改变家庭经济状况,他立志要通过勤劳致富干出一番事业。初中毕业后,他选择了走向社会。当时正赶上改革开放的年代,思想开放的大潮激励着一批年轻人。那年村里刚通了电,征得家人的同意后,在村里上了第一台电磨,为乡亲们加工面粉。因他朴实憨厚,待人热情,注重质量,从不在磅秤上动手脚,周围十里八乡的群众都来他这里磨面,生意很快红火起来。肖庄村历来就有种植大葱的习惯,规模很小,大都是自己赶集串村贩卖。他看准了贩葱也是一桩不错的买卖,就把电磨交付给家人,带上一杆秤,用自行车驮葱贩卖,一开始是零售,后来用上了拖拉机、三轮车,开始做批发,生意越做越大,村里大部分的葱都是通过他卖出去。葱好卖了,种葱的也越来越多,村民看到种葱发家致富更快,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他开始意识到,光靠在本乡本土的卖,这葱早晚有一天卖不动,于是开始寻找外地客商。 9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书记去县医院看病人,在医院西边的小饭馆门前,停着一辆装满大葱的汽车,他喜出望外,走进饭馆打听车主,自此认识了河南新乡姓高的老板,互相留下了地址和电话,当年冬天,高老板从肖庄村拉走了第一车葱。二十几年来,高老板成了村里最老的主顾,也是最大的客商。逐渐地,李德华也从葱贩子变成了经纪人,招揽着天南地北的客商。村里只有他家开电磨时的一台磅秤,所有的葱卖给外地客商,都要经过它的衡量。李德华亲自掌砣,一掌就是十几年,从来没有出过差错。他说,一头是乡亲,一头是客商,做好这杆秤不容易,必须公公正正,不能有一点私心杂欲。
    年轻有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93年,李德华在大家的一致推荐下,当上了村里的科技主任。为了让大家共同富裕,每年冬天农闲,就开始了一年的盘算。别人没事找个暖和地方打麻将,他却提个破包,踏上了四处寻商之路。去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地拜访老客户,联络新客户。有时候在农产品批发市场一待就是四、五天,在市场附近找便宜旅馆住下,半夜起床赶市场看品种、看行情。转一圈回家后,开始计划来年的种植品种、种植亩数,确定下来,召开群众会,把市场情况和种植计划做好宣传。过年后,第一件事就是带着群众的钱款去外地买种子。当科技主任那几年是李德华最忙碌也是最充实的几年,在群众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哪家葱苗出的不好了,哪家长得不旺了,哪家的有病了,哪家的该施肥浇水了,他都一清二楚,及时上门指导,从没有马虎过。为了错开农忙,2000年,在他的号召下,村里开始大面积种植西瓜,这样,西瓜从6月中下旬上市,收获期历时两个月,8月份大葱开始收获销售,历时三个月,真正做到了忙时不忙,闲时不闲。为了增加群众收入,他又摸索出了西瓜-棉花,西瓜-辣椒,西瓜-花生,等复合种植模式,总的亩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价格行情好的年份,亩收入达万元,因此西瓜和大葱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在肖庄村的带动下,周围方圆十几个村子开始种植西瓜和大葱,面积达上万亩。每年西瓜和大葱上市季节,肖庄村就热闹非凡,拉着农产品的大小车辆熙熙攘攘,排起了长龙,形成了一个大市场。交易旺季,德州、武城、平原等县市的农户都来这儿销售。两个产业的迅速发展,引发巨大的社会效应,种植西瓜、大葱都是费时费工的活,近几年自发形成了种植、收获、运输、贩卖等各种专业组织,解决上千人就业问题。并且,周围几个村的群众在家种葱种西瓜,效益不错,很少有外出打工,消除了如今存在的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空巢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担当重任,组建和谐班子。 2007年换届选举中,李德华以绝对优势当选为新一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因为以前管理不善,村里集体经济状况不好,负债高达15万元,他没有推辞,毅然接过了重任。新班子组建好,干的第一件事是硬化村里主要街道,这个决定得到了村两委和广大村民的热烈拥护。通过交通局核算,把村里几条道路都铺好,大约需要资金近40万元,本来就有15万元的债务,资金问题成了最大的障碍。困难没有吓到李德华和他的同事们,不管多难,也要把路修好。村里有200亩的沙河地,经过协商,承包户预交三年的租金,大约10几万;号召村民集资,没想到一下子又凑到10几万;还差十来万怎么办呢?四处托人找关系,从银行贷了15万。钱的问题解决了,当年就修好了村里几条主要大街,深受群众好评。通过这件事,班子更团结了,群众也更拥护了。 2010年,实行合村并居,肖庄村与周围的范庄村、郎庄村成立了范郎肖社区,李德华又高票当选为社区总书记。做社区的领头人,他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雄心壮志,把产业做大做强。李德华知道,要想做好当家人,就得发展经济,让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为了更好地发展西瓜大葱两个产业,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2009年,村里成立了利民西瓜专业合作社和德民大葱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入社农户达到1000多户,合作社及时为社员提供生产资料、技术、信息、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通过合作社这种组织形式,为农户搭建起了与大市场、大流通相对接的发展平台,提高了广大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因为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西瓜大葱交易一般都是在315省道两边,交易旺季,特别影响交通,路政部门前来疏导交通,把菜农客商赶来赶去,也影响交易。今年四月份,镇上组织去寿光参加了蔬菜博览会,这让胸怀大志的李德华开了眼界,深刻认识到要想大发展,不建像样的市场不行。回来后,他和他的同事们商议筹建农产品批发市场。他还计划等批发市场建成后,依托市场进行招商,引进大葱加工企业。因为现在仅仅销售鲜葱,但是占重量30%的葱叶最终也是白白浪费了,进行精细加工,葱叶葱白都是宝,既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效益,又增加了农户收入。
    他说,虽然放在眼前的都是困难,但是放眼未来的满是希望,只要去干,最后成功的是我,受益的是群众。(王希朝)

(作者: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