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夏津新闻网 > 社会生活 > 正文

袁静华:圆残疾儿童的上学梦

    1992年在一所乡村小学的教室外,无法上学的聋哑女孩陈海彬、陈海霞背着书包趴在窗台上,姐妹俩那渴望知识的眼神,打动了善良的袁静华。于是这位16岁的高考落榜生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她们改变命运。于是,袁静华家一个小餐桌、两把小木椅,一间不足12平米的厨房收拾成了教室,这个村里破天荒地有了第一所聋哑儿语训学校。
    转眼间20多年过去了,在不经意间,这个梦想正在一步步地变成了现实,袁静华创造了一个个的奇迹:1998年在德州市财政局、希望工程办公室及夏津县各界的支持下,袁静华和40多名聋哑孩子搬出了家,有了自己学校,还聘请了10名教师,开设了语训、听力、书写、舞蹈等课程。 2002年,因学生超过90名,学校再次扩大规模,在县城开发区建成了新校,学校有了一幢3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学生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在教学上增设了电脑、美术、启音博士训练等课程。 2011年学校再次拆迁,经社会各界的多方支持建成了一座占地80亩,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的新校。至此,学校发展成为集教育、教育康复、医疗康复于一体、全省为数不多的采用医、教结合模式办学,面向聋儿、智障、孤独症、脑瘫四类残疾儿童开设的综合性义务教育学校。
    2003年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于是她把个梦带到了北京、带进了人民大会堂,使更多的人关注这个弱势群体。身份的改变可以使袁静华以自己的力量影响法律的制订和修改。通过一系列保护残疾人权益法律的贯彻实施,使得千千万万个家庭受益。
    “我的梦想就是让残疾孩子有免费的学上,残疾人有免费的集中托养。让残疾人中能工作的,需要就业的都找到合适的工作;不能就业的,能进行政府托养。 ”袁静华在接受央视网记者的现场采访时这样说。
    袁静华觉得不管身份有什么变化,自己对于特殊教育的那份心依然和当初一样执著。
    现今的学校内有160名学生,42名教职员工,这是到目前为止山东省规模最大的民办聋儿语训学校。 “在这里从事教学的老师都非常有爱心,这让他们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是民办特殊教育能够走下去的最重要的原因。 ”袁静华对于学校老师的评价很高,对于民办特殊教育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正是这种信心让袁静华的特殊教育学校得以不断的发展,如今,她的学校除了聋哑儿童以外,智障、脑瘫、自闭症儿童也纳入了教育范围。
    2008年全国两会上,袁静华接触到了前外交部长李肇星,谈论起充满爱心的特殊教育时,李肇星说自己的妻子秦小梅女士也很有爱心。这年12月,袁静华将名誉校长的聘书送到北京,李肇星的夫人秦小梅女士欣然接受。在2009年的全国两会上,李肇星一见袁静华便说:“我代表你的员工问候你。 ”袁静华一愣,随即笑了。秦小梅女士转告袁静华,我做了名誉校长就一定要到学校看看。秦女士说到做到,从2009年起老人家每年都能亲临学校,来到孩子们中间。这让袁静华感到莫大的欣喜,也更加坚定了她从事特教事业的信念。
    今年4月10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也来到了学校。做为一名国部委级国家领导能亲临这所学校,使得袁静华在万分激动的同时,更加感受到一定干好特教工作的莫大社会责任。
    从高考落榜生到编外教师到特教学校校长再到全国人大代表,袁静华走出了这样一条令人不可思议的人生轨迹。这条轨迹不论白天黑夜,总是熠熠闪光,为许多挑三拣四选择舒适职业的迷茫和徘徊青年树立起一个勇于自主创业的航标。袁静华先后获得第五届国际消除贫困奖一等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助残疾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慈善楷模奖等荣誉,其事迹被拍成电影《花开有声》,在全国发行。 (姜泽兴)

(作者: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