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夏津新闻网 > 社会生活 > 正文

让学校成为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主阵地

    近日,在苏留庄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一班的教室里,一把剪刀、一摞板纸替代了课桌上的课本、作业,一双双灵巧的小手在老师的指导下,像模像样地忙碌着,这是民间艺人唐玉兰正在给同学们上精彩的剪纸艺术课。
    畅开政策通道 搭建传承平台
    “真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进校园当上老师,这在以前根本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多亏了县里的好政策啊,能让我有了个发挥余热的地方,把这点手艺传授给孩子们”。说起当上老师,唐玉兰老人难掩心中的激动。老人说的好政策就是县教育局制定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艺体教师队伍建设深化素质教育的指导意见》。
    近年来,针对全县中小学艺体教师紧缺的现状,县教育局高度重视艺体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大了外聘民间艺人名人的工作力度。在选任上,坚持“以德为先、优中选优”的原则,通过地方民俗资源发掘、民间艺人自荐以及让乡镇文化站协助把关等措施,对那些人品正、艺德好,有热心、有爱心、有讲解能力的民间艺人、名人,由学校结合各自实际办理手续,直接聘任为艺体教师。在管理上,采取“校聘县管”的模式,聘任的教师由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和工作量,分类制定工资标准,以月为单位进行发放。对新聘任艺体教师实行为期一年的实习期制度,实习期满正式办理聘任手续,不适合教育教学的及时调整。同时,各学管会、各学校都分类制定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加强平时考核和学期、学年考核,保证开足、开好艺体课时,切实让新教师适应新角色专心教学,把学校艺体教育工作做好、做扎实,真正让传统民俗文化在学校扎根、开花、结果。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县中小学已正式聘任民间艺人36人。授课内容涉及剪纸、绘画、二胡、笛子、葫芦丝等多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汇传统元素 打造特色校园
    如今,走进银城街道西关小学校园,迎面感受到的无不是浓厚的文化气息。无论是校园墙壁、宣传橱窗、走廊上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以及以“勤诚孝志”为主题的古典警示格言,还是楼梯上、走廊里古朴典雅的琴棋书画浮雕和温馨的文明礼仪提示话语,教室里班规、班风、班主任寄语等,都在阐释文化的内涵,无不熏陶着师生的情操,净化着师生的心灵,规范着师生的言行。
    “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我们本着‘处处是教育之地,人人是教育之师’的原则开展环境建设,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知识的载体,使墙壁说话,花草发声。通过精心设计,把育人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西关小学校长王爱新如是说。
    近年来,县教育局紧紧围绕“规范管理、特色办学、文化立校、打造精品”的工作思路,把搭建校园文化平台,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充分挖掘校园文化内旨,全面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倾力打造鲜亮的校园文化特色品牌。一是推进校园“四化”建设。近年来累计投资9亿元,建设楼房116栋、31.1万平方米,实现了乡镇中心幼儿园省级标准全覆盖。各学校抢抓住时机大力推进校园绿化、美化,城乡办学条件大幅提升,教学环境得到极大地改善。二是拓展学校功能室建设。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为城区中小学和乡镇中心小学建设了微机室、多媒体、实验室、图书馆、音体美功能室,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仪器。学校除了通过课堂主渠道向学生灌输知识外,还利用功能室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兴趣培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和特长,丰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三是开展校园文化创建活动。通过对全县中小学广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理想教育,传承“孝”文化,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深入开展“书香校园”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陶冶学生的文化情操。四是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全面打造书香校园、人文校园、和谐校园,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目前,夏津一中、六中、实验小学、双庙镇中学、苏留庄中心小学、银城中心小学等40多所中小学分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博采传统精华 推进素质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应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科学规划、统一安排,让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融合起来。 ”县教育局副局长周忠理说。在艺体课程设置上,不搞一刀切,不求大而上,鼓励因镇制宜、因校制宜,灵活掌握,符合学校需要的、学生感兴趣的才是最好的。
    实验小学精选传统文化经典书目,并辅之以儿童启蒙读物;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经典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等,整理编辑为学校国学教育的校本教材。把经典诵读纳入课程计划,结合教学实际,采取老师领读、学生反复诵读的方式,每周一节大课;利用闲暇时间,每日一节小课,读原著全文,以鼓励为主,重诵读轻讲解,务求知行合一。
    银城中心小学以培养孩子善良美德为突破口,将弘扬传统文化与主题班队会活动、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相结合。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来历以及夏津本地的民俗文化等知识,领略传统文化魅力,感受家乡民风民俗,激发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很好地发挥了传统文化教育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夏津六中让经典走进各学科课堂,将弘扬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渗透,积极探索弘扬传统文化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机制。比如,语文学科教学中利用文言文的教学及时链接经典文化中的相关内容;将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充实到品德教育课中丰富品德课的教育内容;课前课后及课间活动时间播放古典或经典励志音乐,让学生们学习的每一个空间、每一份时间都烙上传统文化的痕迹,时时给学生以熏陶。
    双庙中心小学组织孩子们搜集家乡民间文化,并且聘请民间艺人进课堂给孩子们授艺,教孩子们剪纸、贴画、拉二胡、吹唢呐,学生不仅熟悉了它们的历史渊源、工艺流程、操作要领,而且亲自动手,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本土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艺术的种子也在他们的心田里悄悄生根、发芽。
    把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引入校园,就是要让青少年形成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领略传统民间艺术的美妙与精彩,从而使传统民俗文化在学生中健康传承。 ”夏津县教育局局长耿洪洲表示,接下来还会将雕塑、草编等传统手工艺以及书画、戏曲等民间艺术请进校园,让这些民间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张春泉

(作者: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