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 刘仕承)今年以来,为着力解决物业服务质量低,老旧小区管理难等问题,夏津县围绕强化党建引领、建立联动机制、提升服务品质,着力打造“红色物业”,构建起城市社区治理新格局。
强化党建引领。抓物业服务企业。制定《夏津县红色物业建设标准(试行)》,依托行业主管部门,成立物业服务行业党委,配备9名专职人员,4家物业服务企业纳入县级“两新”组织党组织重点培育对象。抓小区党员队伍。依托“县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 (小区)党支部—楼院党小组”五级党组织网络,在各小区成立功能型党支部(党小组),以党员为主体选配2200余名“红色楼管”,统一印制悬挂服务牌,亮职责、亮联系方式,夯实业主委员会选举基础。抓业主委员会。针对74个单位家属院、“三无小区”,以“双报到”工作为依托,实行部门一对一帮包机制,由县直单位一名分管负责人牵头,社区、网格协同参与,组织开展业主委员会选举,进行业主自治管理或聘请物业“打包管理”,实现业主委员会成员中党员比例达60%以上,初步形成小区党组织与业委会“双向培养、交叉任职”的良好局面。
建立联动机制。搭建 “乡呼县应”平台。成立“乡呼县应”办公室,依托县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将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物业管理等91项清单事项全部录入系统,街道累计呼叫事项33项,办结率100%。建立社区“党建联盟”。设置18个红色物业议事厅,每月召开党建联席会议,推进事务共商、服务共办、难题共解。常态化开展“居民面对面”活动。定期由网格(小区)党支部书记联合物业企业召开社会治理居民议事会,对居民反映问题现场明确解决途径和完成时限。截至目前,累计收集群众精神文化、社会公益等各类需求570余条,解决民生实事109件。
提升服务品质。邻里交流有阵地。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网格)便民服务站、“红色楼管”党员中心户,构建“社区邻里中心—小区邻里点—红色楼管邻里工作室”三级阵地网络,打造邻里交流平台,常态化收集群众诉求,提升物业服务水平。问题整改有途径。联合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开展“执法进小区”活动,拆除违建12处。开展物业领域集中整治专项行动,解决占用通道、破坏绿化等问题162项。物业企业有动力。制定 《夏津县普通住宅物业服务等级考核评定办法》,扎实开展物业服务企业评星定级,探索建立物业“红黑榜”评比制度。定期由组织、住建、市场监管、属地街道和社区等部门单位依据标准,对物管企业进行考核,对服务存在问题且拒不配合整改的依规市场退出。今年以来,共累计曝光物业服务企业1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