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夏津新闻网 > 夏津要闻 > 正文

夏津:村里来了“80后”第一书记

    今年5月份,香赵庄镇打帘王社区迎来一名年轻的“第一书记”,村民们看着眼前这个鼻梁上架着眼镜,皮肤黝黑,笑声爽朗的“80后”,不禁嘀咕开来:“这么年轻,来了以后能帮我们做什么? ”
    短短半年时间,这个年轻人就用实际行动,让他们刮目相看:帮助社区黄瓜专业合作社申请来财政专项扶持资金15万元,还建上冬暖式大棚,可为当地村民增收100多万元。
    这个“第一书记”名叫刘承乾,今年28岁,在县财政局工作。在他入驻打帘王社区之前,就听说这是有名的蔬菜产地。这里生产的“打帘王”牌黄瓜以口感好、皮薄肉嫩瓜条直闻名周边县市,产品时常供不应求。
    作为第一书记,刘承乾一进村,就开始了解社情民意。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尽管多年的种菜让村民们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但是种菜没有超前意识,观念依旧比较传统落后,成为制约继续发展致富的瓶颈。
    如何为村民们增收,刘承乾陷入了思考。作为一名财政工作人员,种植蔬菜是个陌生的领域,为此,他外出学习考察,最终决定在当地发展冬暖式大棚,“这里全部是春秋式大棚,如果建起冬暖式大棚,那我们的黄瓜就可以实现反季销售,为农民增收拓宽一个渠道。 ”刘承乾介绍。
    建大棚资金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刘承乾东奔西跑,帮助社区黄瓜专业合作社申请省财政专项扶持资金15万元,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为了鼓励村民们建大棚,他又多次组织社区班子成员、致富能手和群众到齐河、平原参观考察黄瓜大棚,同时挨家挨户做工作进行宣传。最终,依托当地的合作社,协同社区流转土地120多亩地,建起了25个冬暖式大棚。
    在大棚的建设过程中,恰逢雨季。 7月的一个晚上,大雨滂沱,远在县城的刘承乾迟迟睡不着,“那个时候正是建设大棚的关键时期,一场雨下来,既怕影响工期,又怕给村民带来损失。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直奔村里,直到看到工地受影响并不严重时,他才放下了心。
    现在,这个冬暖式大棚的黄瓜即将进入收获季,“我们已经联系好了齐河的一家公司对口收购,这样老百姓们就不用愁菜卖不出。 ”刘承乾说,黄瓜不仅不用愁卖不出去,而且收成会相当可观,每亩地可比以前多挣1万元,仅冬暖式大棚一项,就可为全村创收100多万元。
    如今,打帘王的村民们再看到刘承乾,都会主动和这个整日奔波,脚下总是沾满泥水的年轻人主动打招呼,“真是没想到,这么年轻的小伙子,就给我们带来这么大收益,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干工作啊! ”(腾儒训)

(作者: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