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夏津新闻网 > 夏津要闻 > 正文

郑保屯邢庄村:以党建促发展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11月29日,走进郑保屯镇邢庄村,展现在眼前的是一辆辆的羊绒运输车、繁忙的粮食交易市场和整洁美丽的居民小区。 “我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都过上了好日子,周围村没有赶上我们的。 ”村民曲志清自豪地说。
    近年来,邢庄村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式,狠抓农村经济,从一个落后村,发展成为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多元的富裕村、先进村。 “打铁还需自身硬,让每名党员都具备干事创业的能力和为民服务的意识,是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前提。 ”邢庄村党支部书记曲传存说。 2000年6月,曲传存当上村支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村“两委”班子进行了调整,班子成员精简到 4人,并选拔了4名年轻后备干部,“一对一”结对子;给党员户挂上“党员家庭”门牌,设立村务监督、技术指导、志愿服务等党员先锋岗,引导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群众切实感受到身边党员作风越来越好了。
    党组织建设还要有健全的民主决策、群众监督机制。在邢庄村,涉及全村的大事都是党员和群众代表集体研究、共同决定。坚持每年开两次党员大会,党员分片走访群众,排查问题、收集意见,最后提交大会进行民主评议;规范“三务”公开,群众关心什么就公开什么;还推选了3名离任老干部组成村务监督委员会,重点监督惠农补贴、财务管理等。 “干部队伍调整好了,班子和谐、民心凝聚,全村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才能发展好。 ”曲传存说。
    前些年,邢庄村“两委”开始带领群众发展羊绒加工。 “村干部帮助跑贷款、安变压器、找货源、跑销路,我家的两台梳绒机就是村里帮助贷款买的。 ”村民刘庆彬激动地说。为了保护加工户的利益,村“两委”牵头成立了羊绒加工协会,规划建成加工小区,集中经营、统一供销。短短几年,羊绒加工户从12户发展到400多户,梳绒机增加到1000多台,年利润达2000万元。除去梳绒产业外,他们还扶植汽摩配件、服装、养殖等多个项目,真正实现了富民增收。
    有了钱,就得让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村“两委”带领群众自筹资金,建成高标准居住小区,配套建设了幼儿园、小学综合教学楼、便民服务中心。今年又投资40万元修路,实现了全村路面硬化,让群众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下一步,我将继续履行好村党支部书记的职责,用实际行动干出样子,把邢庄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曲传存说。
    记者 田宝勇

(作者:柴晶晶)